2018-2019学年多米体育国际化办学综述
发布时间:2019-09-24 13:41:41 来源: 多米体育
  索 引 号:G02302130100-2019-005 文   号: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生成日期:2019-09-24   公开时限:长期公开   公开范围:面向社会
  责任部门: 国际交流处(港澳台事务办公室)、国际交流学院、孔子学院   发布机构: 国际交流处(港澳台事务办公室)、国际交流学院、孔子学院
 

2018-2019学年多米体育国际化办学综述

一、概述

大学国际化是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校战略规划的重要内容。2018-2019学年,为了加快我校地方高水平大学的建设,提升我校核心竞争力和拓展我校办学空间,我校继续坚持开放办学,积极实施国际化办学战略,拓宽与深化国际交流合作,进一步创新国际交流机制和体制,提升国际化办学理念,保证国际化教学与管理质量,为学校教学、科研及人才培养搭建好国际交流与合作平台。

二、举措与成效

1.拓宽国际合作渠道,深化全球合作伙伴关系

2018-2019学年,学校继续拓宽国际合作渠道,加强海外合作院校开拓力度,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新泽西理工学院、得克萨斯州州立大学奥斯汀分校、罗切斯特拿撒勒大学、维拉诺瓦大学、比利时安特卫普大学、安特卫普管理学院、波兰罗兹大学、克拉科夫经济学院、西班牙康普顿斯大学、麦克马斯特大学、哈姆丹·本·默罕默德智慧大学、斯维什托夫经济科学院、马来西亚拉曼大学、泰国农业大学、韩国仁川大学等28所国(境)外大学和机构新签或续签协议和合作备忘录。其中,保加利亚斯维什托夫经济科学院、捷克西波西米亚大学、波兰罗兹大学、波兰克拉科夫经济学院、阿联酋哈姆丹·本·默罕默德智慧大学、泰国农业大学、马来西亚拉曼大学属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校的合作。

2.加强外引内培,着力打造国际化师资队伍

2018-2019年学年,学校积极开展教师赴海外访学和进修培训计划。其中,赴海外高校开展长期访学的教师有45名;有20名教职员工赴国家外专局批准的美国新泽西理工学院 “财经类人才国际认证体系培训”项目,此外,学校还组织6名教职员工赴加拿大劳瑞尔大学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能力项目培训,组织多位专任教师赴哈佛大学、长岛大学、考文垂大学、尼亚加拉大学、林肯大学、加州州立大学等开展专业能力和教学方面的专项培训。学校通过长期访学、国(境)外短期交流学习和培训等各种形式,加强对现有师资的国际化培训,教师的国际交流能力和专业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学校在加强培训已有师资的同时,积极利用美国经济年会以及教师和国外合作伙伴资源网,大力引进国外行业高端专家和教授来校担任东方学者、海外名师、特聘教授和常任轨教师,其中,东方学者2名,海外名师3名,特聘教授25名,常任轨教师4名。此外,学校聘请海外合作院校教授来校开展短期讲学和授课。2018/19学年,学校聘请了来自波兰、美国、捷克、保加利亚、希腊、丹麦等学校国外合作院校的专家学者来校任教授课,其中14名短期教授,12名长期专家和2名语言外专来校讲座、学术交流和授课。当中不乏波兰罗兹大学、希腊亚里斯多德大学、美国证监会(SEC)等行业机构方面的专家学者。

3.利用90周年校庆,加深与海外院校的联系

2018-2019学年,学校充分利用90周年校庆的重要契机,向近20所海外合作院校发出邀请,借此巩固和深化与海外院校的合作关系,圆满完成各项活动和接待任务。日本千叶商科大学校长、保加利亚斯维什托夫经济科学院校长、英国特许会计师工会(AIA)首席执行官、美国尼亚加拉大学副校长、捷克南波西米亚大学副校长、台湾静宜大学副校长,以及美国新泽西理工学院、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捷克西波西米亚大学、比利时安特卫普大学等高校和机构的代表来校参加校庆活动,来访期间,海外嘉宾参加了中外校长论坛和校庆90周年纪念大会。日本千叶商科大学校长原科幸彦、保加利亚斯维什托夫经济科学院校长伊万•马切夫斯基、美国尼亚加拉大学副校长凯文•G•克雷格、台湾静宜大学副校长王俊权受邀在中外校长论坛发言。原科幸彦校长还应邀在校庆纪念大会上代表海外合作院校作了发言。此次海外嘉宾来校参加校庆活动,并与学校领导和相关部门会谈与交流,既加深了学校与海外高校的友谊,为后续更深入的合作奠定了基础,我校和海外合作院校也借此联谊交流,为今后学校创立海外应用型高校联盟做了铺垫。

4.扩大和深化欧盟伊拉斯谟+计划的合作

20189月,我校与该校联合申请的第三期“伊拉斯谟+”再次获批,双方可以互派专任教师赴对方交流学习。通过该项目的申请和实施,学校与克拉科夫经济大学在学术、教学和行政管理方面进一步深入,有力地促进了两校的合作关系。20195月,我校接收克拉科夫经济大学1位管理人员和1名教师来校开展为期一周的教学交流活动。学校进一步扩大伊拉斯谟+项目,20189月,我校与保加利亚斯维什托夫经济科学院(D. A. Tsenov Academy of Economics)首次申请的Erasmus Plus计划关键行动107Key Action 107)师生流动项目获批,并于同年10月签署合作协议。通过自主报名和选拔,我校于20192月选派1位金融学院学生赴保加利亚交换学习一学期,4月选派1位专任教师赴保加利亚开展为期一周的教学和科研交流活动。20195月,我校接收1位来自斯维什托夫经济科学院的专任教师来校开展为期一周的教学和科研交流活动。互派师生国际机票与项目津贴均由欧盟Erasmus Plus计划出资补贴。伊拉斯谟+项目是欧盟实施的欧盟各个成员国之间的高等教育交流计划,由欧盟拨专项经费资助,至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从2014年起,首次将交流拓展到欧洲以外的国家和地区,入选条件严格、名额稀少,竞争激励,我校与两所欧盟大学伊拉斯谟+项目获批,其中,波兰克拉科夫大学连续三期获批,是欧盟对学校和欧洲合作伙伴教学和管理国际化的高度认可。

5.促进学生国际流动,构建人才培养体系国际化

学校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助力培养“诚信品格、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积极采取了各项措施促进学生国际交流,探索多种形式的学生国际交流方式,为学校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搭建国际交流与合作平台,构建了具有立信特色的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目前学生海外学习项目包括“2+2”、“3+1+1”、“1+2+1”等本科双学位联合培养或本硕项目,互免学费或部分减免的学生交换项目、访问学生项目、境外实习项目和专业调查项目、寒暑期游学项目、国际实践类竞赛活动或学术研讨项目等。20166月并校以来,为进一步鼓励和支持学生赴境外学习,学校加大专项境外学习奖学金资助力度,完善学生境外奖学金资助方案和办法,采取多种形式资助学生参加国际交流活动。通过各项举措,学生境外交流学习的积极性明显提高,赴境外交流学习的人数明显提高。

20182019学年,总计共有826名本科学生赴境外学习交流,较上学年增长15.7%,其中参加学期制(通常为3个月)及以上的出国(境)交流交换项目的人数为122人,参加出国(境)交流交换学习的短期项目总人数为704,较上学年增长26.1%

6.强化国际学生招生工作,优化生源结构

我校为贯彻落实《学校招生和培养国际学生管理办法》(42号令)、《来华留学高等教育质量规范(试行)》(教外201850)和教育部办公厅、外交部办公厅《关于严格规范来华留学生招生和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文件有关要求,确保国际学生生源质量,我校强化国际学生招生管理制度和流程,设定招生录取截止时间,提高招生录取标准,增设新生入学面试考试环节,对学生递交的各项申请材料进行详细审核,对不符合要求的申请人材料予以提醒补充或不予录取,各个方面确保录取的国际学生整体质量。此外,我校积极宣传我校国际学生教育,邀请专业团队精心制作国际学生招生宣传视频,及时更新招生简章、入学指南、校园地图等文件信息,提升我校国际学生管理与服务质量。

20182019学年,我校共有来自世界58个国家的473名国际学生在我校进行交流与学习,其中学历生276名(占比58.4%);非学历生197名(占比41.6%)包括语言生102名(占比21.6%)、长期交换生16名(占比3.3%)和短期访问生79名(占比16.7%),各类别国际学生分布较为均衡。此外,我校优化了国际学生的生源结构,各大洲生源比例更为均衡。其中,来自亚洲的国际学生121名(占比25.6%,较上学年增长8%;来自欧洲的国际学生152名(占比32.1%),较上学年增长49%;来自非洲的国际学生180名(占比38%),较上学年减少28.3%;来自北美洲的国际学生19名(占比4%),较上学年增加17人;来自南美洲的国际学生1名,较上学年减少4人;尚未有来自大洋洲的国际学生来我校交流与学习,与上学年持平。

7.健全国际学生教学与管理机制,保障来华留学质量

我校以制度建设为抓手,系统梳理基础性工作,完善国际学生教学与管理相关的各项规章制度,全面推进精细化管理。保障留学生工作高效有序进行。

20182019学年,为完善国际学生管理工作机制,我校编制了包含《多米体育在校国际学生学历生开学报到注册流程图》、《多米体育国际学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流程图》和《多米体育国际学生学业预警处理工作流程图》等24个国际学生工作流程的《国际学生事务流程图册》,规范国际学生事务流程,提高国际学生工作与服务水平。

20182019学年,我校以教学改革为抓手,旨在建立健全国际学生教学管理机制,保障来华留学质量,提高教学水平。我校更新并完善现有国际学生人才培养方案及人才培养目标,为帮助国际学生选课与课程认证,我校编制了涉及会计学院、金融学院、国际经贸学院、工商管理学院、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和法学院6个学院58门全英语授课课程的英语版课程大纲;加强示范性全英文课程建设,全英文课程设置结构合理化,着力打造财经类国际学生教育品牌;加大国际学生师资队伍建设力度,积极组建全英文教学师资团队、国际学生教学管理团队,有效提高专业素养。

8.提质增效,创新国际学生管理方式

我校国际学生教育以“提质增效”为目标,在国际学生管理实践过程中,力求不断创新,提高效率。

20182019学年,为丰富在校国际学生学习生活,我校除了组织各类国际学生特色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外,还积极创建国际学生实习基地,带领国际学生到企业参观与短期实习;为加强国际学生自我管理,我校建立国际学生专职辅导员和专项老师工作负责制,加强国际学生会、国际学生社团与国际学生班级的建设,引导国际学生进行自我管理,作为国际学生社团代表的“汉寻社”为国际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接触中国传统文化的机会,受到了国际学生的热烈欢迎;针对学习困难的问题学生,专职辅导员会按学习成绩优劣、家庭经济情况和社交行为习惯等方面,对其进行合理的分类,采取有效的措施帮助其跟上学习进度;为帮助国际学生释放心理压力,促进心理健康,我校成立了国际学生心理健康咨询中心。配备了专业的心理咨询老师,通过创设良好的交流氛围,运用心理学知识和技术,为学生排忧解难,及时化解心理问题;为规范国际学生信息管理,我校搭建了国际学生管理及信息交流平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完善国际学生管理信息系统,提高国际学生的服务水平和管理效率。

三、特色案例

1.本科层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获批

20189月,我校和美国新泽西理工学院结合各自学校优势,合作申报了金融工程专业(金融科技方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根据教育部于2019321日下发的教外函〔201922号文件《教育部关于批准2018年下半年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通知》,我校申报的“多米体育与美国新泽西理工学院合作举办金融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获得批准。该项目的批准实现了我校本科层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历史性突破,标志着我校通过中外合作项目争取优质国外教育资源,合作开展教学科研,面向应用型国际化培养专业人才方面走出了坚实的一步。

2.丹麦国际商学院孔子课堂成功升格为孔子学院

201812月,我校和丹麦国际商学院共同签署《关于合作设立丹麦国际商学院商务孔子学院的协议》,标志着我校承办的第一所孔子学院正式成立。孔子课堂的成功升格体现了国家汉办/孔院总部对我校与丹麦国际商学院合作共建孔子课堂取得成绩的充分认可,标志着我校孔子学院发展建设迈上新台阶,这将为我校孔子学院工作和国际化办学事业搭建更广阔的平台。

丹麦国际商学院商务孔子学院将定位为商务孔子学院,打造“本土化、专业化、信息化、特色化”孔院品牌,促进汉语及中国文化在丹麦的传播与推广,加深两国人民相互了解,传播中国商务文化,开展商务汉语教学活动,打造中丹商务合作高端论坛,促进中丹商贸交流与合作。我校将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扩大对外开放的号召,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努力搭建高端中丹商务交流平台,争取在办学水平、办学层次、办学质量、办学特色等方面更上一层楼,推动孔子学院高质量发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四、存在问题与对策

1.学院国际化发展不均衡

学校目前各学院国际化发展水平不均衡,部分学院开展国际合作交流项目较少,各学院教师和学生参与国际交流的比例不均衡,缺乏有效的评价和激励机制。

一方面,积极探索二级学院国际化扶持和激励机制,要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相关部门协同制定切实可行的二级学院国际交流评价激励机制;另一方面,需要加强协同联合,教务处和承办学院在课程对接、学分转换和认定等方面进行支持,鼓励学生多参加学期制海外交流学习和合作学校的暑期学校等交流机会。

2.全英语课程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

全英文课程是学校开展对外交流项目,尤其是开展对等双向学生交换项目的基础,是衡量学校国际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目前,每学期的英文课程开设情况只能在开学之后才能获取。根据对来校交换的国外交换生的访谈,学校开设的全英文课程内容的层次和难度偏低,导致交换学生在立信所修课程返回自己学校转换学分存在较大困难,对我校与国外合作院校后续开展合作、尤其是学生交换项目有所影响。为了更好地推进和巩固与国外学校的合作,有必要加强对全英文课程的建设工作,提高我校全英语授课质量。

3.我校国际学生的生源结构仍待优化

我校国际学生生源国主要集中在亚洲、欧洲与非洲,来自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国际学生较少,仍然没有来自大洋洲的国际学生来我校交流与学习,我校国际学生的生源结构仍待优化,需要在招生规模、层次、平台、方式等方面不断的拓展。

对策:要更多地去关注特色宣传、亮点宣传和错位宣传,充分展现我校的办学实力和扩大我校的影响力。从招生指导思想上入手,严格入学标准,去除盲目性,严把入口关,增强防范能力,规范录取程序,提高我校生源质量。

4.积极贯彻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国际学生管理制度仍需完善

20182019学年,教育部出台了多份国际学生教育相关文件,包括《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规范(试行)》和《学士学位授权与授予管理办法》(学位【201920号),对国际学生教学与管理作出了新的要求,我校需要积极贯彻、落实和执行此类文件,国际学生管理制度仍需完善。

对策:留学生的教育与管理是一项长期的事业,我校应依照上位文件,根据实际情况,查漏洞补短板,完善校级规章制度;对留学生管理人员要加强培训,提高留学生管理团队的整体素质;对留学生的宣教工作仍需加强,及时采集留学生的意见反馈,完善留学生管理与服务质量。

国际交流处(港澳台事务办公室)、国际交流学院、孔子学院

20199

沪ICP备09005481号-4 CopyRight ©2015-2016 版权所有 多米体育
访问量统计: 次 技术支持 上海时光基业软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