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期AI赋能交叉学科沙龙
来源:多米体育 点击率:
一、沙龙背景 传统的经管类学科正面临颠覆性的改变,学科的界限更加模糊、交叉更加明显、融合更加普遍,孤立的学科已不再适应新时代的需求,各学科之间的不断交叉、渗透与融合是学科创新的必要手段,学科交叉融合是“新经管”学科发展的重要出路。 人工智能(AI)技术在各个领域的迅猛发展,使得AI赋能交叉学科建设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趋势。为推动《上海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十大专项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扎实落地,学校通过搭建AI赋能学科交叉平台,为学校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提供一个自由、开放的交流平台,鼓励教师展开深入探讨,挖掘新的研究领域和方向,促成交叉学科团队协作,促进交叉学科团队建设,推动AI赋能学科的交叉融合与创新发展。 二、沙龙预告 主题一:人工智能技术赋能美术艺术教育:以绘画智能分析为例 内容简介:人工智能技术在美术艺术教育中的应用,特别是在绘画智能化分析方面,展现了巨大的潜力。传统的绘画评价往往依赖于教师的主观判断,较难保证评价的一致性和及时性。借助AI技术,可识别和评估绘画作品的多个维度指标,如构图、色彩、笔触特征等。本报告将结合多模态大模型技术,以绘画智能评价及音乐画可视分析为例,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在美术艺术教育中的应用。 主讲人:李晨辉,华东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CCF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专委会执行委员,CSIG可视化与可视分析专委会委员。博士毕业于香港理工大学,专注技术与艺术交叉研究,研究方向包括数据可视化、智能艺术设计、计算机图形学等。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国家社科重大项目课题、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校企合作科研项目10余项,在IEEE VIS、IEEE TVCG、ACM CHI、IEEE VR、AAAI、NeurIPS、CVPR等国际会议及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曾担任CAD/CG 2023及CAD/Graphics 2023会议组织主席、ChinaVis2024会议论文主席、IEEE VIS 2025程序委员会委员。曾获2020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特等奖、2022年度上海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023年全国高校优秀美育案例,主讲2023年度上海市重点课程,华东师范大学精品课程。
主题二:DeepSeek重塑科研全流程——从文献分析到伦理治理 内容简介:DeepSeek作为国产AI大模型的代表,正在深刻重塑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范式与技术路径。其通过智能文献解析、跨学科知识整合及数据驱动分析,显著提升研究效率,同时推动学科交叉创新。然而,其广泛应用亦伴随伦理风险、数据偏差及人文价值失衡等挑战,同时对于非专业使用者,如何从deepseek中获取足够且准确的信息十分具有挑战。本报告旨在探讨如何在既定伦理框架内进行更加高效的文献分析,以及如何规避大模型的“生成幻觉”。 主讲人:李柯林,多米体育信息管理学院讲师,华东师范大学软件工程学院博士,主要兴趣领域有信息可视化、人机交互、多模态融合、计算机艺术等,在国内外期刊会议发表论文9篇,主导策划并实施20余场前沿技术培训课程,累计培训学员1000余人次。
三、沙龙安排 (一)沙龙时间 2025年4月23日(周三)13:00 (二)沙龙地点 上川路校区文博楼436室 (三)参与方式 扫描下方二维码填写信息即可完成报名。
科研处、学科建设处 2025年4月21日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