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风格个性化
中文 | English
相关链接

第二期序伦AI交叉学科讲坛:AI×社会科学研究案例分享——以人为中心的人智协同计算视角

来源:多米体育   点击率:

为深入贯彻上海市教委关于大力开展人工智能赋能学科科研范式变革的决策部署,积极响应其号召,我校立足实际,紧密围绕学科科研发展核心需求,深入挖掘人工智能在该领域的巨大应用潜力,力求全方位、深层次地提升学校学科科研水平,打造有立信特色的科研品牌。

为搭建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推动AI技术在各学科领域的创新应用,为师生学术成长与学校科研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将依托序伦财经讲坛,打造序伦AI交叉学科讲坛,邀请AI领域知名学者、行业专家登上讲坛,深入解读最新研究成果,精准剖析学术前沿趋势,拓宽学术视野,点燃学术热情。

一、讲坛预告

(一)讲坛主题

AI×社会科学研究案例分享——以人为中心的人智协同计算视角

(二)内容简介

人工智能技术的范式性演进,特别是生成式AI与大模型的普及化应用,正在重构社会科学研究的认知图景。在人智共生社会的新形态下,一方面,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问题和场域发生了根本变化,呈现出人智协同体异质交互行为的动态涌现性、人智价值体系失配衍生的认知不确定性及人智协同体交互机理的跨尺度跃迁性等新特征;另一方面,人智协同计算通过人工智能建模与人类认知干预的深度耦合与交融,为人智共生社会研究提供了跨模态语义表征解析、大模型多智能体交互建模、参与式社会模拟推演等创新方法。本报告将首先介绍国内外人工智能、大模型赋能社会科学研究的新范式与新进展,然后从人智协同计算视角分享报告人团队在人智协同内容审查、隐私保护、价值评估、语义理解、模拟推演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期望能给AI×社会科学研究的范式迁移带来新启发。

(三)主讲人

卢暾,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上海市数据科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复旦大学社会计算研究中心主任,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CMU)访问学者。现为中国计算机学会杰出会员、协同计算专委秘书长,上海市计算机学会协同信息服务专委会副主任。研究方向为社会与协同计算、人智协同与交互、大模型智能体模拟推演、领域大模型与应用、群智协同与系统、数字社会智能治理等。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多项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课题、863课题和上海市项目。研究成果发表在Conference on Neur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s (NeurIPS)International ACM SIGIR Conference o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 Information Retrieval (SIGIR)IEEE Transactions on Knowledge and Data Engineering (IEEE TKDE)等领域权威会议和期刊上。常规担任Computer-Supported Cooperative Work (CSCW)Conference on Human Factors in Computing Systems (CHI)等的AC,担任多个国内外知名学术会议的程序委员会(共同)主席,以及多个国内外学术期刊的副主编和编委。

二、讲坛安排

(一)时间

423日(周三)14:00-15:30

(二)地点

上川路校区文博楼438会议室(协创中心讲坛厅)

(三)参与方式

扫描下方二维码填写信息即可完成报名。


 

科研处、学科建设处

2025421

分享到: